纪要 | 袁为鹏:唐代是否存在牡丹花泡沫?——兼与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比较

纪要 | 袁为鹏:唐代是否存在牡丹花泡沫?——兼与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比较

2019年12月11日下午,“国故新知”讲座第29期在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406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袁为鹏主讲,题目是《唐代是否存在牡丹花泡沫?——兼与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比较》。历史研究所夏增民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所内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袁为鹏老师即指出,西方金融史所载最早的金融资产泡沫是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经济学上所谓的泡沫(bubbles),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后其价格又暴跌的经济事件。那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出现类似的经济泡沫呢?袁老师偶然读到白居易《买花》诗,诗中“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诸句,显示唐代中晚期牡丹花价格极为昂贵,这就为袁老师的研究提供了灵感和线索。那是不是唐代也曾与荷兰一样,出现过“牡丹花”泡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袁为鹏老师广泛搜集诗、文、笔记中的相关史料,辨其内容,考之年代,认为牡丹花在7世纪后半期移植至长安,彼时主要被种植在宫殿、寺观、官员宅第;9世纪上半期,民间赏玩牡丹成风,牡丹价格疯长,一度出现士商疯狂的情况;9世纪后半期,可能因唐武宗灭佛、黄巢起义的原因,长安牡丹花市衰落。

梳理完唐代长安牡丹的兴衰过程,再从整体上考察其中的经济行为,袁为鹏老师认为唐代牡丹花市场具有专业化、交易方式多样等特征;而且从唐人诗文的相互印证中,也可以推测出其时牡丹花市场存在炒作行为,否则就无法理解“百处移将百处开”“王侯家为牡丹贫”“一国如狂不惜金”等现象。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市场相同,中国8世纪下半期至9世纪中期的牡丹花市场也存在专业化的生产和销售、极高的价格、远期合约交易、金融创新、投机和炒作,又最终发生市场崩盘,只是某些环节的证据没有荷兰郁金香市场那样明确。但应该可以确认,在唐代中晚期,曾经出现过“牡丹花泡沫”。

在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与就史料搜集、唐朝政府是否调控牡丹花价格、史料中牡丹花品等问题与袁为鹏老师进行了交流,袁老师对此一一给出了自己的思考,让同学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文字 | 王柳青

编辑 | 陈 慧

图片 | 夏增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经验之谈:为什么酒吧比KTV更加混乱
365外网足球

经验之谈:为什么酒吧比KTV更加混乱

📅 07-04 👁️ 5189
英国留学CAS多长时间拿到
365bet苹果版

英国留学CAS多长时间拿到

📅 10-03 👁️ 6448
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beat365中国

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 10-03 👁️ 9623
冒险岛天空副本女神塔攻略
beat365中国

冒险岛天空副本女神塔攻略

📅 08-12 👁️ 7246
Deep Freeze 冰点还原技术分析工作原理 -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使用安全继电器的急停电路设计
365bet苹果版

使用安全继电器的急停电路设计

📅 09-27 👁️ 5001
数据恢复——在Windows 10中恢复永久删除的文件的5种方法
绝地求生分数多久更新?
beat365中国

绝地求生分数多久更新?

📅 07-14 👁️ 1092
新手如何玩转小红书?从入门到精通的秘诀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