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Freeze 之所以能够“重启还原”系统,是因为它通过一种特殊的 驱动层写入保护机制,将系统分为两个区域:“冻结状态(Frozen)”与“解冻状态(Thawed)”,并通过 重定向写入(Redirect-on-write) 技术实现系统的还原。
以下是它的详细原理分析:
一、基本工作逻辑:重启还原
当 Deep Freeze 冰点还原处于“冻结”状态时:
用户对系统所做的任何更改(如安装软件、修改系统设置、下载文件等)都不会永久保存。
这些更改会被**暂时记录在一个虚拟层(缓冲区)**中,而不是直接写入硬盘实际的系统分区。
重启后,虚拟层被清除,系统回到“冻结”时的原始状态。
二、技术原理详解
1. 内核级驱动拦截与重定向写操作
Deep Freeze 冰点还原安装后,会在 Windows 系统层面植入一个 内核驱动程序(Kernel-Level Driver),用于拦截写入操作:
当系统尝试对受保护的分区进行写操作时(如 C 盘),
Deep Freeze 冰点还原会将这些写入操作重定向到一个临时存储区(虚拟缓冲区/overlay),
而不是直接写入硬盘的实际扇区。
这类似于虚拟机的“差异磁盘”或沙箱机制。
2. 虚拟缓冲区:Overlay or Cache Layer
缓冲区一般存在于内存或隐藏分区中(或者也可能是文件形式)。
所有“更改”都被写入这里。
一旦系统重启,这个缓冲区会被自动清除,所以系统回到最初的状态。
3. “冻结”与“解冻”状态的切换
用户可以通过 Deep Freeze 冰点还原控制台进入“解冻模式”,此时:
所有更改会直接写入硬盘,系统可以更新。
适合用于打补丁、安装软件等操作。
再次设置为“冻结”后,当前系统状态即成为新的“基准还原点”。
三、与系统还原/快照的区别
特性Deep Freeze系统还原(Windows)快照(如虚拟机)保护层级驱动层(内核级)系统层虚拟磁盘层性能影响极低中等依赖存储性能是否自动还原是(每次重启)否(需手动)是(可配置)面向对象学校/网吧/企业家庭用户IT维护、测试环境
四、典型应用场景
学校机房、网吧:防止学生或顾客破坏系统。
公共终端机:如政务大厅、展览展示电脑。
企业办公设备:保障系统环境一致、安全。
临时演示或考试环境:一键恢复。
五、总结
Deep Freeze 冰点还原实现还原的核心是通过驱动层重定向写操作至临时存储,并在重启时清除这些更改。它并不真正“恢复”系统,而是让系统“从未改变”过。
这种方式简单、高效、对系统影响极低,适合需要长期保持系统稳定、清洁、不可篡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