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投,投什么样的项目才能赚到钱? 最近几年,中国一级二级市场表现都不太好,一级市场钱越来越少,估计投资机构数量和投资金额少了有70%。二级市场,中国和香港...

怎么投,投什么样的项目才能赚到钱? 最近几年,中国一级二级市场表现都不太好,一级市场钱越来越少,估计投资机构数量和投资金额少了有70%。二级市场,中国和香港...

来源:雪球App,作者: 胖虎的价值投机,(https://xueqiu.com/3283894642/340675015)

最近几年,中国一级二级市场表现都不太好,一级市场钱越来越少,估计投资机构数量和投资金额少了有70%。二级市场,中国和香港股市也表现很一般,整体指数点位都处在历史低位。

就笔者所在的一级市场而言,除了资金面的问题外(中国创投VC圈已基本走到产业资本+地方政府绝对主导的时代),主要还是创业公司整体很难给投资人提供足够的回报。下面我用过去几年两个绝对明星项目,给大家展示下一级市场创业公司的投资收益,看看什么样的项目,什么阶段,什么价格投,投资人能赚到钱。

消费领域,最知名的项目,非泡泡玛特莫属。泡泡玛特2010年成立,他的传奇发展历程我就不赘述了,主要讨论他从2012年首次融资,正式走资本路线开始。

2012年,泡泡玛特获得天使投资人麦刚的投资,200万元,获得16%的股份,当时估值只有1250万元。一年后墨池山投资了600万元,估值也仅有8000万元,到2014年金鹰国际投了1990万,估值才首次到达1亿元。后来新三板上了又退,到2020年4月,Pre-IPO轮融资,引入华兴资本等一众战略投资方,当时的公司估值是10亿美金。2020年12月IPO,公司发行市值是517亿港元,当天市值就涨到了1000亿港元,到今天2025年6月,市值已经是3400亿的消费巨头了。

那我们来看看一些重要投资人投资泡泡玛特的收益如何?

我们可以看到,泡泡玛特的确是帮每个阶段的投资人都赚了钱,而且回报极为丰厚。天使投资人麦刚投资泡泡玛特实现了千倍收益,如果能持股到 2025 年,就能够实现大多数媒体宣传的 “收益超 5000 倍”。

第二轮投资人墨池山,在 IPO 当日也实现了 285 倍的回报,这是标准的机构投资实现百倍回报的案例。

华兴资本 2020 年 4 月 Pre-IPO 轮时投资了约 1.27 亿人民币,当时公司估值是 10 亿美金(约 70 亿人民币),2020 年 12 月公司就 IPO,不到一年就实现了 12 倍回报,可谓是最大的赢家。回报倍数高、持股时间短,是所有投资人中风险最小的。

另外一家明星项目,笔者选了商汤 ——“AI 四小龙” 里面规模最大、发展最好的企业,也是第一个 IPO 的 AI 公司。

商汤可谓 “含着金汤勺” 诞生的企业,2014 年成立,团队背景极为华丽。2015 年 5 月获得 IDG 资本 1100 万美金的投资,第一轮融资估值就到了 2.06 亿美金;2016 年估值就超过了 10 亿美金。之后最知名的投资机构就是软银亚洲了,IPO 文件显示软银从 2018 年 C + 轮到 D + 轮陆续参与了 5 轮融资,估值从 45 亿美金一直到 130 亿美金,综合下来,累计投资 14.3 亿美金,整体的投资估值是 100 亿美金。

商汤在 IPO 时的定价是 130 亿美金,首日股价涨了 22%,超过 1500 亿港元。不过可能因为之前估值实在太高,公司业绩也不咋地,所以投资人赚的不多。我们看看一些标杆投资人赚了多少?

从结果上看,如果上市的时候就能套现,那么无论是 IDG,还是软银,都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远远达不到 VC 机构要求的 “百倍收益” 目标 —— 这已经是顶流明星 AI 项目了。但就这个收益,依旧远远比不上泡泡玛特。

很可惜,一年后,公司股价就从发行的 3.85 港元跌破 2 港元,跌了近一半。到 2025 年,公司市值只有约 500 亿港币,不到 80 亿美金。

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当然首先是两家公司基本面的巨大差异:

泡泡玛特从成立开始,一直到 2024 年,实现了强劲的业绩增长,营收和利润均保持三位数增长。2024 年营收 130 亿,净利润 31 亿,增速分别为 107% 和 188%。

反观商汤,财务情况则一直不尽如人意 —— 商汤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且目前仍然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收入也没有实现较快速增长,现在基本停滞不前。

我相信早在 2018 年那会儿,这公司的基本情况投资人一定是很清楚的。不过也许那时项目太火,也许 AI 概念太热,大家都在为梦想买单。

商汤这个项目的平庸表现,对后续烧钱的科技企业融资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当然不是只有商汤,其他 “AI 小龙” 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旷世科技到目前还没上市,另外一个科技类明星项目 PingCap,直接葬送了好几只美元基金多年积累的口碑。

基于以上的简单分析,笔者简单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公司的基本面是基础:高增长、高利润,项目总体就有保障;如果外加一个风口,直接原地起飞。就算在上市前你没有机会投资泡泡玛特,那么你依然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它的股票 —— 从上市当天收盘的 1000 亿,到今天的 3400 亿,二级市场依然有可观的回报,这得益于公司强劲的业绩增长。反观商汤,上市后的投资价值基本为 0。

2、投的便宜是核心:泡泡玛特直到 Pre-IPO 轮估值才到 10 亿美金,早期估值一直都没超过 1 个亿人民币。商汤则是一开始就 2 亿美金估值起步了,留给投资人的空间并不多。不过这都是马后炮,当年那些投资人可都是为梦想在买单。

3、除非公司 IPO 时的定价过于离谱,Pre-IPO 轮投资人是最划算的:持有时间短,公司业绩清晰明确好判断,风险相对可控,短时间的收益率最高,属于标准的套利交易。

4、商业模式简单高效:虽然泡泡玛特这样的模式肯定是没法和 AI 公司比技术水平和未来想象力(现在泡泡玛特也是充满了想象力),但很多投资人往往忽略了一点:好公司好生意,一眼就能看出来,除非它不够好(是巴菲特还是芒格说的来着?)。泡泡玛特一直保持 60% 以上的毛利和 20% 以上的净利,这从它开始运营时就能体现出来。

投资人现在容易被眼花缭乱的技术和高大上的创始人背景所震慑,但生意,有时候就是简简单单,一眼就能看出来能不能赚钱。需要反复分析研究的模式,往往也不是好模式;AI 科技公司从 2012 年第一波 AI 浪潮开始,到 2022 年 ChatGPT 带动的第二波浪潮,商业模式一直不成熟,最后都被有成熟商业模式的企业摘了桃子(中国的字节、阿里,美国的 Meta、微软,当然还有海康威视)。好生意,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好生意。

这一点也许对一级市场投资人来说很难改变,因为 VC 投资就是一直在追逐新技术、新模式和颠覆式创新,有固定的投资领域和方向;而二级市场投资人就简单多了。笔者之前也分析过,按照长周期计算投资收益率,传统行业收益一点也不比科技行业逊色。

关键是,投资人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你是来投资赚钱的,不应该对某个技术、某个模式、某个市场或者某个公司有执念。

相关推荐

5款爆火U卡,费用和安全以及背景深度对比,总有一款适合你!
崩坏3角色强度的排行榜-崩坏3哪个角色最厉害?
百汉卫浴质量怎么样?选购卫浴产品的实用指南
HTCSense(提升用户体验,让智能手机操作更加便捷高效)
古剑奇谭OL区服怎么选择_哪个区人多一些[图]
365bet苹果版

古剑奇谭OL区服怎么选择_哪个区人多一些[图]

📅 08-13 👁️ 4575
【情報】2.5D橫向闖關動作遊戲《Rusty Rabbit 鏽兔異途》將於 2025年4月17日 發售 @NS / Nintendo Switch 哈啦板
轻松制作立体感的3D照片
beat365中国

轻松制作立体感的3D照片

📅 08-29 👁️ 5673
实时排名:成都人流价格【揭晓】成都人流费用多少
【ivvi、ivvi、ivvi手机大全】ivvi、ivvi、ivvi手机报价及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