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体育在线平台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1日          编辑:省人社厅刘健         来源: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政府办公厅:   

  一年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严格按照国办发〔201522号、辽政办发〔201539号文件要求,以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媒体等多种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就业、社保、人才、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和谐劳动关系等公共服务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切实落实责任。厅党组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亲自挂帅,分管厅长结合分管部门,共同领导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厅办公室负责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政策研究处负责新闻发布会的组织实施;法规处负责承办涉及厅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规划财务处负责对首次发布的本部门主要统计数据进行审核;信息中心和门户网站负责厅门户网站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维护;驻厅监察室负责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厅机关各业务处室、厅属各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推进。 

  (二)着力加强建设。用时半年时间完成门户网站普查整改和改版工作。新版网站是按照省政府网站群建设规划总体设计布局,并对照国家及省政府对职能部门门户网站检查的重点项目重新优化了各栏目设置,规范了网站内容保障机制,进一步整合了公共服务资源,有效畅通了交流互动渠道。新版网站风格更加严谨清晰,栏目设置更趋合理,便民互动功能更强。在内容设置上,加大了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增加了公共服务网上平台,强化了信息交流、政策宣传、为民服务、政民互动等功能,彰显了阳光人社透明人社理念。在门户网站上开设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按要求发布全省各项社会保险有关情况。同时认真开展信息公开自查工作,逐条梳理落实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抓紧推进,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同时,有效做好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维护工作。 

   

  (三)强化宣传培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办理各类媒体采访函件20件,宣传报道重点民生工作140余篇,在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辽宁工作》、《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载体上广泛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了对公务员考录等工作的集中宣传报道。同时,做好对各处室、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培训。

  (四)活动强力推动。按照“5·15”政务公开日活动的统一部署,经过认真筹备,开展了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主题的政务公开日活动,采取门户网站设立专栏、12333热线互动、现场答疑、政策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了人社政策、为民服务措施等内容。9个职能部门在12333现场接听百姓咨询电话,活动当天,门户网站总访问量上万人次。

  (五)搞好服务保障。安排专门机构负责省政府网站内容保障工作,在做好重要政府信息和常规信息报送的同时,根据网站内容保障需要,设置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务员招录、辽宁人社等热点事项专栏,并明确专人负责相关板块内容维护更新。全年支持省政府网站内容保障工作在省直机关名列第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着重在六方面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一是机关及直属机构的机构设置、管理职能、联系方式等。二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办事类别、办理程序、工作时限。三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及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的各类规定、标准、规范及执行情况。四是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公务员考录、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等重大事项。五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六是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动态。全年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180件,在门户网站上实现一站式查询。通过门户网站主动发布信息4257条,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4679条,访问量135万次。“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平台接听咨询电话195万次。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有力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改进。

  

  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一)推进行政权责清单公开。

    1.公开行政审批信息。进一步公开行政审批项目取消、下放、调整以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等信息。对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府网站、办事场所发布服务指南,列明设定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地点及时间、联系电话、基本流程、审批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审批决定证件、年检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

  2.公开行政权责清单。通过省政府和厅门户网站依法集中公开了本部门110项行政职权及其法律依据、实施主体、办理地点及时间、联系电话、运行流程、监督方式等信息。 公开前置服务项目。在门户网站上公开提供我厅行政审批(权力)前置服务的11家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名称、资质状况等基本信息。

  3.公开前置服务项目。在门户网站上公开提供我厅行政审批(权力)前置服务的11家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名称、资质状况等基本信息。

  (二)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 公开财政决算信息。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包括2014年度收入支出决算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等八项内容。同时公布了全厅(包括厅属行政和事业单位)20个独立核算单位的合并财务数据,详细公开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去向。

  1.公开财政决算信息。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包括2014年度收入支出决算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等八项内容。同时公布了全厅(包括厅属行政和事业单位)20个独立核算单位的合并财务数据,详细公开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去向。

  2.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2014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414.4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95万元,公务接待费13.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05.65万元。2014年经费总额比2013年减少122.14万元。

    (三)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1.
公开社会保险信息。在厅门户网站上公开各项社会保险数据20条,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参保情况、待遇支付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和收益情况等信息。发布《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目录》和《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2.公开就业信息。通过厅门户网站公布就业信息239条,并在辽宁省就业网、辽宁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网、省人才市场网等及时发布、更新就业信息、工作动态和介绍人才招聘、就业情况,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四、政策解读回应情况

重大政策出台前征求意见12次,充分论证,做好风险评估;各市出台政策性文件,都要求报省厅共同研究。重大政策出台后,以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政策解读培训、开展主流媒体宣传等方式及时跟进解读。全年微博回应社会关切3926次,发布就业、社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政策解读稿件158篇。民心网办理举报投诉案件347件,解答政策咨询91件,接收意见建议121件。

    五、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工作流程,依法依规做好答复工作。积极拓展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在门户网站设立依申请公开通道,提供公开指南、流程图和申请表下载等服务。及时梳理本系统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按照申请内容、答复情况等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分析研判。全年共接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7件,均以直接答复或出具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告知书形式答复。其中,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4件,同意公开答复4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2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1件,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6件。   

    六、举报、复议、诉讼情况

    

    七、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和办理复文摘要公开17件,涉及就业、社保、人才、收入分配等主要方面,彰显了我厅在促进建议提案转化上的新成果。我厅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在政府办公厅网站上介绍了经验。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被充分吸纳,如围绕《关于加强职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0233号提案),先后出台了《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加快急需紧缺拔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的通知》(辽人社发〔201512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17号),进一步促进了全省人才工作和就业创业工作。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2016年打算

我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公开内容有待深化,公开形式的便民化和多样性有待加强。二是在办理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各环节建设应该加强。三是新媒体在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运用急待加强。2016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厅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贯穿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始终,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一要关注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并在及时性上下功夫。二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依法依规答复公开申请。三要做好政策征求意见和文件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四要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2016310